老流氓自恋狂作家冯唐,文字妖娆,半自传小说的三部曲,大概就讲了他从青春期到发愤考MBA之前,边做优等生边胡搞乱搞那些事。“乱世从军,宁世从商,象我一样。”——主人公的大舅为其设计人生的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站在奔三的当口上,不能不想想在这个时代的坐标系下,怎么定位自己的人生向量。
乱世从军,宁世从商,都可以理解,两种时代格局,两种重塑世界的主要力量,有志男儿可以施展抱负的道路。然而为什么都没有“从政”?政治的危险性甚于马革裹尸,悲哀性甚于一将功成万骨枯?也许年纪大的人会沉默地想起某个春夏之交,而年轻的人对从政的理解无非就是“当官”。日本青年加藤嘉一说,在日本,当官和“从政”是两码事,然而,this is China,体制就是政治,也可以说一切都是政治。不过,我们平民父母为儿女设想的“从政”,无非是考个公务员,得到好的国家福利,把安全感捆绑到体制上。至于政治抱负,那是有背景,有继承的人的事,对于底层来说,政治是混资历,小步爬升,以及机会主义。但即使对于那些一从政就是市级以上的人来说,“从政”也就体现了一个从字,有谁有真正改变什么的雄心?所以一切又都不象政治。政治是每天都响彻我们身边,你却无从触摸无从把握的东西。你是普通人家孩子,雄心勃勃,不幸又有底线原则,你怎么选择?
从商施展抱负?曾经“救不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现在成为移民潮主力的民营企业家?从商安全吗?看看吴英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be-hwo56Sw/?resourceId=0_06_02_99?fr=1),一个80后没有上高中的女人,以一己之力几乎要改变江南一个市的商业格局,却落得一纸死刑判决。她懂得中国的市场,却还是不懂中国。一切都是政治,黑白两道是政治,枪打出头鸟是政治,“法律当不了挡箭牌”也是政治。
中国真的难以读懂,每个无所作为,但却眼见楼起楼塌,常被儆猴的国中人都有一套对国,对政治幽深的理解。我还是要学习,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潜规则》,《血酬定律》这样的书重读,还是愿意借知识分子的眼睛先理出一个对这个国家政治生态和传统的大概认识,而不是中年人书架上常见的“厚黑学”,或枭雄传记之类的“秘术”,扭曲的方法论,搅浑水的智慧只能让我更迷惑,更危险。
我们,这些还没起步的年轻人,究竟能做些什么?何从?尚在海外,将会回国发展的朋友,不满父母为之计划的小富即安,愤怒于自己的被低估,“何况是在狂奔的中国!”,放弃顺理成章的读博,选择回家发展的同学说,回来吧,你们早晚要回来,漂亮的女生还有留在大城市的可能。祖国在狂奔,我们的跑道有人铺好吗?见缝插针吧,我不那么乐观,但是相信总能穿插出一条可以跑出速度的路,虽然遗憾地没有生之为美女。
扪心想想,确实要承认,赶上了比父母当时好的多的时代,但是功成和炮灰在哪个时代都保持着同样的比例,我们的悲哀在于,炮灰的悲壮作为一种时代情绪,是被无情嘲笑和鄙视的,莫斯科没有眼泪,大国勃起不同情药渣青年。但是,还是老话,人生能有几回勃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