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在蜜罐中,从懂事起就被不断提示身在蜜罐这一事实,有得到就要有付出,作为对美好生活最好的回应就是恪守父母老师的教导,按照他们为你预设的正 确的无可置疑的道路,走向一个更美好的目标。那个目标是如此崇高,它感召着你放弃儿童简单的快乐,变得隐忍沉默,成为大人眼中的可造之材,你有幸被区分在 "朽木"对面的梯队,你被表扬鞭策,你可以自我驱动,只要你这样走下去,不出什么问题,就会成为他们所期望你成为的那种人。
你看起来相安无 事地成长,你失去了顽童的自由,但这几乎是你的自我驱动使你主动放弃的自由,在父母老师的欣慰的目光中,你在书籍中找到了另一种自由。后来,他们痛心疾首 当年的疏忽,因为顽童最终被扭回了正确道路,可是你的偏离却是一骑绝尘,驷马难追。你懂了逻辑,惊异于那些"不可置疑的正确"的荒诞之处,你发现了教育者 的谎言,你越来越不愿意相信他们,你甚至怀疑他们的教育的目的。你激烈地或偷偷地反对他们,你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假 设他们是爱我的,就应该让我成为那种值得他们爱的人,可是他们却拼命想让我成为那种像小干部的人,那种他们想成为却没有成为,不爱却又装作爱的人。这种矛 盾的爱,该让我如何承受呢?"
于是你投入到大都市的广阔天地,你觉得她的包容可以给你自由,她的繁华密集可以给你机会。你身处其中,开始感 到新鲜,感到自信,之后渐渐感到个人空间的局促,声音的微弱。这里,也许没有那么多人约束你,就像也没有什么人关注你一样,你就像水泥森林下的蝼蚁,规律 地穿行马路地铁,驻留于廉租房和办公间,等待发工资去逛街购物,期待涨工资让你有谈恋爱的勇气。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大城市可以给你的个人价值的自我 实现?你的那些想法呢?哦算了,我们称这里是梦想绞碎机。如果你逃离,你该何去何从?有什么地方能让你奉献而且值得你奉献你那并不充裕的青春呢?
你 开始理解你的父辈,他们的教育是社会之于学校和家庭的映射,空虚的许诺,打鸡血似的口号,其实都是为了你成为苍白的社会生活中最普通的,安安稳稳的一员, 为了在这平淡的,拘束的,局促的,又经常是危险的缺少安全感的生活中,不怀疑生活,不钻牛角尖,甚至不抱怨,又有信心的活下去,你需要义务教育,需要新闻 联播,需要超级女声,需要奥运世博。
他们有过更自由的青春,并且曾有过一种叫信仰的东西,他们每每谈到青春又都会有被时代荒废的叹气。时代 之和我们的青春的交点上又是什么呢?也许在他们眼里,我们是些树荫下的摘李者,没有理由得了便宜卖乖,不庆幸自己生在了好时候,好吧,也许他们该问问那些 跳楼的,是不是在蜜罐里甜坏了脑子。
有的时候你想,也许这个时代的青春也不坏,至少她让敏感的你看到了更多的真实,也逼迫着你培养出接受这 些真实的勇气,有了这份勇气再有追求理想的狂热,可能是奢望了,但至少不要成为你父母那样教育孩子的父母,理想破灭后用伪理想真功利的"理念"培养豆腐人 才,给孩子在认知世界的旅程中平添障碍,给他们自由发育的人格戴紧箍咒。
你是年轻人,你生长在时代的伤口上,也成为时代的伤口,你的存在不 是为了创造一段整容的历史,而是见证历史的痛楚,如果你要逃避这痛楚,就快点老去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