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3
张口闭口地”棒子“,你们觉得这么说合适吗?
这里批评的是动辄发动集体讨伐或参与其中的同学,是,你们大汉族主义者,人多,但也请尊重别人的感受。在对待"支那"这个词的态度上,我们是多么要求被尊重自己的感受啊,这个词原本并没有蔑视意味,我们认为它有是因为它总能唤起我们民族被蹂躏的历史记忆,这在今后的多长时间都不会磨灭。你们认为,在别人眼里,"棒子"这个词就轻易地意义转换了吗?你们觉得你们今天这样张口闭口地"棒子",少数民族同胞们不会想起你们自大,不尊重人,以多欺少的嘴脸吗?
我觉得,尤其是我的老乡们,身在一个民族混居的环境长大的我们更应该能理解尊重和你不同民族的人,而这种理解和尊重,也可以扩到国家。在自己被窝里塑造一个假想敌,扎小针,这很有意思吗?
小时候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两个同学闹了矛盾,其中一个汉族同学用民族歧视攻击朝族同学,使朝族同学哭得很伤心,旁观的我想象自己要是处在朝族同学的立场什么感受。那以后我就明白了,1.为自己恰好生在了一个人数多的民族感到自豪是傻逼的,把个人的事上升到民族是懦夫的,但却给懦夫壮怀激烈的错觉。2.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扩大到集体民族,将严重影响你做客观的是非判断,有的人明白这一点,但宁可放弃客观,这令人失望。
2010-06-12
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是时代的伤口
你生在蜜罐中,从懂事起就被不断提示身在蜜罐这一事实,有得到就要有付出,作为对美好生活最好的回应就是恪守父母老师的教导,按照他们为你预设的正 确的无可置疑的道路,走向一个更美好的目标。那个目标是如此崇高,它感召着你放弃儿童简单的快乐,变得隐忍沉默,成为大人眼中的可造之材,你有幸被区分在 "朽木"对面的梯队,你被表扬鞭策,你可以自我驱动,只要你这样走下去,不出什么问题,就会成为他们所期望你成为的那种人。
你看起来相安无 事地成长,你失去了顽童的自由,但这几乎是你的自我驱动使你主动放弃的自由,在父母老师的欣慰的目光中,你在书籍中找到了另一种自由。后来,他们痛心疾首 当年的疏忽,因为顽童最终被扭回了正确道路,可是你的偏离却是一骑绝尘,驷马难追。你懂了逻辑,惊异于那些"不可置疑的正确"的荒诞之处,你发现了教育者 的谎言,你越来越不愿意相信他们,你甚至怀疑他们的教育的目的。你激烈地或偷偷地反对他们,你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假 设他们是爱我的,就应该让我成为那种值得他们爱的人,可是他们却拼命想让我成为那种像小干部的人,那种他们想成为却没有成为,不爱却又装作爱的人。这种矛 盾的爱,该让我如何承受呢?"
于是你投入到大都市的广阔天地,你觉得她的包容可以给你自由,她的繁华密集可以给你机会。你身处其中,开始感 到新鲜,感到自信,之后渐渐感到个人空间的局促,声音的微弱。这里,也许没有那么多人约束你,就像也没有什么人关注你一样,你就像水泥森林下的蝼蚁,规律 地穿行马路地铁,驻留于廉租房和办公间,等待发工资去逛街购物,期待涨工资让你有谈恋爱的勇气。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大城市可以给你的个人价值的自我 实现?你的那些想法呢?哦算了,我们称这里是梦想绞碎机。如果你逃离,你该何去何从?有什么地方能让你奉献而且值得你奉献你那并不充裕的青春呢?
你 开始理解你的父辈,他们的教育是社会之于学校和家庭的映射,空虚的许诺,打鸡血似的口号,其实都是为了你成为苍白的社会生活中最普通的,安安稳稳的一员, 为了在这平淡的,拘束的,局促的,又经常是危险的缺少安全感的生活中,不怀疑生活,不钻牛角尖,甚至不抱怨,又有信心的活下去,你需要义务教育,需要新闻 联播,需要超级女声,需要奥运世博。
他们有过更自由的青春,并且曾有过一种叫信仰的东西,他们每每谈到青春又都会有被时代荒废的叹气。时代 之和我们的青春的交点上又是什么呢?也许在他们眼里,我们是些树荫下的摘李者,没有理由得了便宜卖乖,不庆幸自己生在了好时候,好吧,也许他们该问问那些 跳楼的,是不是在蜜罐里甜坏了脑子。
有的时候你想,也许这个时代的青春也不坏,至少她让敏感的你看到了更多的真实,也逼迫着你培养出接受这 些真实的勇气,有了这份勇气再有追求理想的狂热,可能是奢望了,但至少不要成为你父母那样教育孩子的父母,理想破灭后用伪理想真功利的"理念"培养豆腐人 才,给孩子在认知世界的旅程中平添障碍,给他们自由发育的人格戴紧箍咒。
你是年轻人,你生长在时代的伤口上,也成为时代的伤口,你的存在不 是为了创造一段整容的历史,而是见证历史的痛楚,如果你要逃避这痛楚,就快点老去吧。
远离侏儒国
两件事情有感而发。
一. 卢安克的光辉,照出了我们的道德侏儒。"纯粹的人"从来只存在于是这个理想沦丧的国家的口号里,一旦他真的降临,那迎接他的就是驱赶,因为他破坏了侏儒的 秩序。
二. 姚明要生孩子,臭流氓媒体写"姚明叶莉造人计划"这样的文章,还有傻逼网友喊出"请姚明叶莉加油,中国篮球未来就看你们的了!"这样的"支持"。侏儒们就 这样恬不知耻地"代表国家"督促人家性生活,为一个未出生的生命预设命运。那人家顺利生产了,是不是要及时感谢国家感谢你们呢?为将要降生到这个国家的孩 子捏把汗,你将来可能"代表"或不可能"代表"集体,国家,但你很少有权代表自己。
2010-05-02
五月的温暖
潇潇夫妇降临上海,在他们即将秘密领证之前来看望我。
室长全国巡游回到太原,又约我一同去北京看迷笛,可惜我真是脱不开身。
灵武风风火火短暂逗留上海,没有如愿在徐家汇的看到足够多的黑丝绿丝等其他丝,有幸赶上了1号线的桑拿挤,他说,还是北京地铁好。
热来得太快,都没来得及开空调吧。有一篇北京草莓音乐节的报道用了“排山倒海的温暖”做题目。
如今摇滚乐在中国早已经不是什么小众的东西,稍微自我感觉有点文艺的青年都积极的去北京朝圣各大音乐节。
可是更多的人还是还是在家里电视机前关注世博吧,我爸在看完恢弘的开幕式直播后打电话兴奋的问我能不能在天空看到世博的烟火……
我觉得我对我爸没有耐心,这样很不好,但是我们的兴奋点已然相差很远。这次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举办的万博会是否能帮助我们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我觉得作用不大,我们和世界的接口是摇滚乐互联网翻墙工具twitter苍井空,而沟通往往是在和当局的不合理政策的暗战下进行,秘密又公开,无奈又快乐着的方式。在音乐节上那些和老外们一起pogo的青年远比在电视机前看着大国盛世的转播就到高潮的人们更有融入世界的自信和胸襟。
久不做声的老孟在校内上新发了篇期待大家新年有新气象的莫名其妙的日志,我想他是在冬眠中刚刚醒来或是又找到第二春第三春了吧。
不管怎么说,不管是左派右派愤愤文青蚁族富二代相信2012世界毁灭者遭受不幸无家可归者,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迟到的温暖总算来了,虽然这也意味着酷暑的到来也不远了,但是我们为了远期的焦虑而不能现在的闲适那不是更加可悲吗,即使这世界有再多的不公平,你也无法说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老天的眷顾。我们要在阴霾下坦然,在阳光下更加坦然